
Be Brave
勇者不懼
給家長的話
本文出自《論語.子罕》,原句為:「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」可翻譯為: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,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慮,勇敢的人不會恐懼。想必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:什麼是「勇」?孔子眼中的「勇氣」,與「仁德」、「智慧」並論。由此可知孔子強調的勇氣,須同時具備仁德與智慧。孔子在《論語》也提過與「勇」相關的詞語:「暴虎馮河」,意思是匹夫之勇,就好比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,不藉船隻等工具渡過暴漲的河水,隨意將自己陷入險境。而「勇者不懼」之「勇」,即從「心」出發,是面對困境時毫不退縮的勇氣。面對困境或許我們會怯懦,如果有勇氣則不會讓我們失去信心;無論是眼前的萬丈深淵,抑或生活上的不公平等等,勇氣給我們改變現況的動力,促使自己向前邁步。
本文將「勇者不懼」譯為「Be Brave」,意思是「勇敢一點」。在繪本中,我們看到男孩與家人一同郊遊,卻在探索野外的過程中與父母走散,最後與妹妹在森林裡迷失方向。面對愈發黑暗的森林,兄妹二人該怎麼辦?男孩儘管害怕,但還是憑藉著勇氣,帶著妹妹到洞穴避雨,也成功等到父母進入森林找到他們。帶領孩子閱讀本文時,家長不妨與孩子討論故事情境,並思考假設孩子也遇到和書中角色一樣的困境,該如何應對?